欢迎来到利+教学空间规划与装备指导平台!
进入工作台
首页 > 标准引领 > 引领详情

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

类别:行业标准 发布机构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发布时间:2021-06-10 15:37:01

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

本标准代替JY/T 0386-2006物理部分。除编辑性修改外,主要变化如下(详见附录A):

——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所列的部分标准(见第2章,2006年版第2章);

——增加了“术语和定义”(见第3章);

——增加了标准执行的基本依据和基本遵循(见4.1);

——增加了对器材的“规格、品名、教学性能要求”的解释说明和配置要求(见4.2);

——修改了配备要求的内容(见4.4,2006年版的3.1);

——修改了对配备数量的具体要求(见4.3,2006年版的3.2);

——增加了对引用标准的执行要求(见4.6);

——修改了对进入学校的教学装备的要求(见4.9,2006年版的3.5);

——修改了对标准执行监督的要求(见4.12,2006年版的3.7);

——修改了教学装备的分类方式,按照装备的功能,分为“实验室基础器材”和“主题学习器材”两类(见表1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修改了器材配置的逻辑,以学科所需的知识、能力、素养为主线,以课标学习主题为线索,设计活动、配置学科教学装备(见表1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增加了实践活动建议,包括活动目标(见表1);

——增加了部分器材的执行标准(见表1);

——修改不规范的器材名称,以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器材名称为准(见表A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修改了部分器材的配备要求(见表A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修改了部分器材的数量要求(见表A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修改了部分器材的规格、型号、品名、教学性能要求(见表1,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增加了适应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产品;

——增加了部分小型、便携式测量仪器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新型视听设备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性能及安全性更高的器材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运用新材料、新工艺生产的安全环保的器材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用于主题学习的器材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消耗性材料(见表A);

——增加了自备器材的品名(见表A);

——删除了与课标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的器材和试剂(见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删除了使用率较低的器材和试剂(见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删除了已不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视听设备及配套器材(见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删除了被新型多媒体教学资源取代的传统教学资源(见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删除了可被同类高规格仪器替代的器材(见2006年版的表2);

——删除了部分危险性大且可被替代的试剂(见2006年版的表2)。

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。

本标准由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125)归口。

本标准起草单位: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。
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

领导小组成员:吕玉刚、曹志祥、马嘉宾。

工作组成员:张权、刘强、郭晓萍、彭实、刘少轩、陈群、侯明辉、秦晓文、李春密、艾伦、周业虹、王磊、乔文军、陈红、李春旺等

附件下载:JYT 0619-2019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.pdf
Loading...
加载中......